貴州七星關區:柑橘飄香 甜上心頭
央廣網畢節12月12日消息(見習記者任振國 通訊員陳維 馬榮彩)眼下,正是柑橘成熟季,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4.5萬畝柑橘迎來豐收,金黃的果子不僅點綴了青翠的果樹林,也富了農民的“錢袋子”。
七星關區大屯鄉大河村柑橘樹上掛滿了果實(央廣網發 馬榮彩 攝)
在七星關區大屯鄉大河村柑橘種植基地,一個個色澤金黃、圓潤飽滿的柑橘綴滿枝頭,村民背上背簍,提著竹籃,手拿剪刀,采摘下累累碩果,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我家種了椪柑、臍橙、血橙等6個品種,今年的產量在2萬斤左右,按照3元每斤計算,今年能有6萬元左右的收入”。大河村村民戴昌云一邊采摘椪柑,一邊笑呵呵地說。
農戶正在采摘椪柑(央廣網發 馬榮彩 攝)
大河村地處赤水河下游河谷,地理條件優越,海拔低、氣溫高、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且種植歷史悠久,這里的柑橘品質非常好,深受消費者青睞。
“隨著電商的興起,沒有賣不出去的柑橘,每年這個季節,都會有很多游客前來采摘,根本不用愁。”戴昌云信心滿滿地說。
剛采摘的柑橘(央廣網發 馬榮彩 攝)
多年來,大屯鄉大力發展柑橘產業,通過完善水利、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引導農戶改良品種,使柑橘產業成為農戶增產增收的有力抓手。
“柑橘是大屯鄉的一大支柱產業,種植面積近6000畝,每年的產量在300至500萬斤,已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大屯鄉黨委書記聶開龍表示,下一步將依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通過線上線下、主播帶貨等方式,擴大銷售渠道,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果籃子”,鼓足種植戶的“錢袋子”,助力鄉村振興。
農戶正在采摘椪柑(央廣網發 文杰 攝)
據悉,近年來,七星關區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為著眼點,以產業化、特色化、規模化為水果發展方向,積極探索集休閑、采摘、娛樂為一體的農旅融合路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目前,七星關區柑橘種植面積6.1萬畝,投產面積4.5萬畝,預計產量4.93萬噸,產值1.7億余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