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求學的巴基斯坦留學生澤布(Aurang Zeb)走進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親身體驗了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在館內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深入了解了“勾、刻、印、繪”四道木版年畫制作工藝,并親手完成了一幅獨具特色的年畫作品,沉浸式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起源于明代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產于天津西郊楊柳青鎮而得名。2006年,楊柳青木版年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項非遺技藝巧妙結合了繪畫、雕刻、印刷三大傳統工藝,通過門神、娃娃、吉祥圖案等題材,將中國人祈求五谷豐登、歲歲平安的樸素愿望轉化為絢麗的藝術語言。
澤布對年畫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他說:“今天的參觀令人受益匪淺。這些作品的細節充分展現了藝術家們對年畫的熱愛與精湛的技藝。”他還表示:“可以看出,中國非常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希望更多人能夠有機會欣賞這門藝術的價值與意義?!?/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