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今年以來,西藏金融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中央賦予西藏的特殊優惠金融政策,全力支持實體經濟和穩企紓困,為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
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生產供給穩步增加,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各項政策顯效發力,西藏自治區主要經濟指標也持續向好,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穩中向好,金融運行總體穩健,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經濟金融活力不斷增強。
經濟增速保持全國前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近10個百分點。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保持在全國前列。
金融總量增勢較好。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本外幣各項貸款穩步增長,有力支持經濟發展。截至9月末,全區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957.68億元,同比增長10.69%,增量575.57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幅較大,余額1226.42億元,同比增長17.9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穩定增長,余額4731.26億元,同比增長8.96%。分期限看,短期貸款增長迅速,余額860.32億元,同比增長42.41%;中長期貸款穩步增長,余額4539.60億元,同比增長8.92%。總體來看,經濟總量的穩定增長,為西藏自治區經濟回升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圍繞“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及自治區經濟發展戰略,加大對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項目、“三農”、民營小微企業、特色產業、綠色生態等領域的金融支持,促進揚優勢、補短板、調結構。截至9月末,全區基礎設施類貸款余額1337.97億元,同比增長15.11%;涉農貸款余額1716.66億元,同比增長8.64%;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33.24億元,同比增長44.17%,高出各項貸款增速33.48個百分點,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135.74億元,同比增長63.77%。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進一步擴大央行低成本資金供給,促進貸款利率繼續保持低位運行。1-9月,全區金融機構新發放的一般商業性貸款同比下降27個BP。其中,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同比下降22個BP,有效減輕市場主體融資負擔,支撐了經營主體的恢復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消費升級。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以來,全區金融機構扎實開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在保持金融支持鞏固脫貧攻堅重點領域信貸政策穩定延續的同時,各項措施針對性更強、精細化程度更高,針對西藏自治區鄉村振興工作實際,創新推出“鄉村振興?固邊貸、林卡貸、興農e貸?藏裝貸、鄉村振興?蟲草貸、鄉村振興?青稞產業貸”等特色信貸產品,量體裁衣為西藏自治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各類涉農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截至9月末,全區涉農貸款余額1716.66億元,同比增長8.64%。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水平和能力進一步提高。
因此要充分發揮貨幣信貸的政策效能,繼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中央賦予西藏的特殊優惠金融政策,注重發揮政策合力,加強信貸風險防范,推動金融支持西藏社會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積極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進一步加大對綠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的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同時,注重以科技手段促進金融服務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積極幫助優質民企通過債券融資工具擴容增量,為西藏自治區民營企業發展創造積極條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也為西藏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高效適配的服務。有力推進鄉村振興,堅決做好金融戍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西藏網 文/陳愛東 韓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