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那拉高速那曲至羊八井段正式開通試運營,標志著那拉高速公路即日起全線貫通,結束了藏北草原沒有高速的歷史。該公路連接農區到牧區、城市到鄉村,串起了廣袤的藏北羌塘草原,今后必將有力帶動沿線的畜牧養殖、旅游觀光、交通運輸等各項產業發展,助力西藏經濟社會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吸納農牧民就業
累計創收50432萬多元
G6京藏高速那曲至羊八井段項目自開工以來,積極響應西藏自治區扶貧號召,做到盡最大力度吸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農牧民、當地機械、運輸車輛等,致力于為當地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就業崗位,全力完善農牧民群眾轉移就業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從而拓寬當地農牧民群眾創收、增收、致富的途徑。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自開工以來共計吸納當地農牧民群眾10404人次,吸納西藏籍大學生85人,使用當地機械1107臺,使用當地運輸車輛2443臺,累計為當地創收50432.38萬元。在此過程中,項目方還對當地青壯年進行不定期一對一的技術培訓,促進當地農牧民轉型為新型產業工人,使其不僅成為一條民族團結之路,更成為一條文明進步之路和西藏各族群眾共同富裕之路。
作為G6京藏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那拉高速是西藏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骨架通道,在國家和西藏公路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提升“青藏大通道”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促進西藏資源開發、推進西藏經濟社會獲得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
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徐文強表示,到2025年,西藏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1300公里,屆時將建成以拉薩為中心的三小時綜合交通圈,對于完善國家和區域路網結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民族團結、交融,以及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畢業生得到滿意收獲
村民實現了富裕生活
出生于1996年的嘎瑪洛卓是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鎮港果村人,2018年畢業于西藏大學交通運輸專業,畢業后進入國道109線那羊段二標一分部(中交一公局集團)項目部,擔任那羊二標一分部項目技術主管,開始跟隨師傅主要負責桑曲河特大橋橋梁施工工作,從樁基開始,在師傅的孜孜教誨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桑曲河特大橋58跨的樁基灌注,隨后開始了桑曲河特大橋下部施工。
2019年,嘎瑪洛卓負責了桑曲河特大橋架梁及橋面系施工,并于當年10月榮獲中交一公局第六公司的優秀技術員稱號。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嘎瑪洛卓自愿放棄了冬休,主動請纓在項目部堅守4個月,配合項目部做好復工疫情防控和復產各項工作。2020年4月,嘎瑪洛卓主要負責橋梁附屬工程和路面交安工程,在項目留守期間堅守工地,至項目結束前一直在進行項目收尾工作。
“作為中交一公局六公司的一名技術員,在參與那拉高速建設期間,不僅我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高,而且在畢業工作的三年內,我的月工資平均達到了15000元,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現在也已經在拉薩買了房,從工作到生活各方面都得到了滿意的收獲。”嘎瑪洛卓告訴記者。
今年45歲的索羅是那曲市色尼區古露鎮俄瑪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018年6月工地開工后,他在該鎮扶貧辦工作人員推薦下,跟著那羊二標一分部(中交一公局集團)路基三隊工作。由于工作認真且負責任,后來在路基三隊的介紹下,于2019年來到項目部,參與了路基防護工程施工。從剛開始不會說普通話,到現在能跟他人用普通話進行簡單交流,從之前的放牧到現在的鋼筋、模板樣樣精通,可以說索羅的收獲是顯而易見的。
據介紹,從2020年開始,索羅在項目瀝青拌合站開啟了自己帶班之路,帶著幾個當地的牧民,幫站長把瀝青拌合站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之后,經項目部嚴格選拔,索羅25歲的兒子尊珠又在高速路的重要崗位擔任了保通員一職,確保工地車輛安全通行。父子倆年收入從之前的5000元增到2020年的10萬元,很快實現了脫貧。
“我現在的生活很富裕,也很知足,用我的辛勤和汗水收獲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真心感謝黨的關懷、感謝那羊二標一分部項目部的認可,讓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面對記者的鏡頭,索羅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