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拉木縣位于日喀則市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北麓,少部分地區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為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東鄰定日縣,南以喜馬拉雅山脈分界與尼泊爾毗鄰,西連吉隆縣,北接薩嘎縣、昂仁縣。縣城駐地距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780公里,距日喀則市所在地443公里,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140公里。
聶拉木,曾經是一個山頭的名字,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與拉軌崗日山脈之間。據說,“聶拉木”藏語意為大象頸脖,也有人理解為“地獄之路”。很多年前,我經過聶拉木縣,縣城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店鋪七零八落。與其說是縣城,還不如一個鄉鎮,人流很難在此匯集。
這一次前往聶拉木,卻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更像是聳立在山頭的一顆明珠,如今的它躺在喜馬拉雅山脈北麓,陽光沐浴著它,把七彩傳遞給它,聶拉木縣城一片華彩,一副雍容華貴的模樣。這里,白天是金色的陽光,夜晚是燦爛的燈光,而且其中很多是通過光伏轉換,白天陽光的燦爛經由太陽能電板,直接轉為夜晚燈光的璀璨。全城光明如炬,得益于西藏的現代化發展,尤其電力條件的改善,隨著藏中電網阿里聯網工程、水電風電項目建設,在整個南亞大陸,即便僅在青藏高原之上,聶拉木城都堪稱閃亮的明燈,擁有晝夜不滅的華幕,白晝燦爛如華,徹夜燈光明亮。而溫度也隨著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升級后的茶館、酒吧、賓館、餐館聚集、升溫。這些生活服務設施設計獨具匠心,裝修既有濃郁藏式風格,又有顯著南亞風味。在這高原之地,聶拉木縣城顯得獨具一格,不僅擁有傳統,更有創新。
如今,游客們經過聶拉木,也想在這里多停留幾天,感受它不一樣的風情,他們不再舍近求遠去往樟木,不再繞道投奔吉隆等鄰近縣城,哪怕千里行程,萬里重山,從拉薩出發,從日喀則出發,從成都出發,都夢牽魂繞,直奔聶拉木。在聶拉木賞喜馬拉雅雪線,俯瞰南亞大陸,不僅廣收南亞風景、名勝,更博納南亞風物、人情。
聶拉木縣地處喜馬拉雅山區,由南至北可分為5個地貌類型區,分別是喜馬拉雅山南麓高山峽谷區、喜馬拉雅高山區、佩枯錯高原湖盆區、斷陷谷區、拉軌崗日高山區。聶拉木縣境內平均海拔4300米,最低點為中尼邊境53號界樁(海拔1700米),最高點為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聶拉木縣城的海拔恰為全縣平均高度4300米,從樟木鎮往上看,聶拉木縣城仿佛在天上,那獨特的風景引人入勝。
聶拉木的河唱著歌,在山間奔騰而下。這里的河包括朋曲河、波曲河、門曲河、藏拉河等河流,其中波曲河終年水流湍急,環縣城至樟木鎮流向尼泊爾匯入印度洋。而得到的回饋是,暖濕氣息經樟木溝從南亞而來,異域的風情在山水間云蒸霞蔚,并滲透到一個個勞動場面和生活場景。喜馬拉雅南坡夾雜著印度洋水蒸氣和尼泊爾咖喱的味道。聶拉木的水是往南亞流,而南亞的路,包括商路往聶拉木開。這里商賈云集,商品琳瑯滿目,邊境貿易活躍,南來北往的客人匯聚,聶拉木縣樟木鎮素有西藏“小香港”的美譽,物流、人流經由聶拉木在中尼兩地間交流頻繁。
聶拉木縣城堪稱高原旅游城,那些商品、商人,從低處的南亞次大陸來到聶拉木,就變身進了一個個南亞商品店,旅游團隊趨之若鶩,紛紛把那些商品“掃”向區外。如今的聶拉木城,已經是現代化新城,游人如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