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生育安全,推動婦幼健康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余冰玥)婦女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提。5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婦幼健康工作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15.7/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至4.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6.8‰,均降至歷史最低,我國婦女兒童健康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隨著我國孕產婦死亡率等指標大幅下降,群眾對生育過程中的安全保障和服務改善有了更高期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趙揚玉介紹,我國通過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成立危重孕產婦救治網絡等措施,促進整體生育安全。許多醫療機構還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網絡信息化管理、分娩管理等措施,保證孕產婦的就診感受和體驗。
“群眾尤其關注分娩管理。”趙揚玉表示,目前我國特別重視分娩安全和孕婦在分娩心理上的體驗。除了藥物鎮痛分娩以外,還有陪伴分娩、按摩等人性化的減痛分娩措施,讓孕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可以放松心情。
當下我國女性生育年齡逐漸推遲,35歲及以上高齡生育情況較為常見。高齡女性懷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保障生育安全?
趙揚玉建議,高齡女性懷孕,首先要做的是孕前咨詢。尤其當高齡孕婦前期有一些合并癥,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通過孕前咨詢進行前期疾病管理,包括妊娠后的藥物選擇等。這對于女性妊娠后母胎安全非常重要。
其次,在懷孕后,首次產檢應當將既往病史、妊娠史、手術史、藥物過敏等事項告訴醫生,醫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個體化的孕期治療方案。在懷孕期間要遵從醫囑,規律產檢。
除此之外,建議孕婦有計劃地參加孕婦學校的課程。“高齡孕婦應了解自己整個妊娠期間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和注意事項。孕婦本人和醫生的共同管理,對保障孕婦安全非常重要。”
“對于高齡妊娠,大家態度上和行動上要重視,心理上還是要放松。”趙揚玉建議,女性朋友們盡量選擇適齡生育。“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大,出生缺陷患兒發生的概率也會增加。”
若孩子患有出生缺陷疾病,對家庭而言是較重的負擔,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如何降低出生缺陷、保障生育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宋莉介紹,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特別是在推進出生缺陷防治服務均等化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如神經管缺陷,可在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南方地區高發的地中海貧血,通過加強婚前保健、產前篩查和診斷等措施,重大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當前,國家衛健委正在推進出生缺陷三級預防的防治策略。一級預防是盡可能不發生;二級預防是通過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等,少發生;三級預防是在出生后盡早對新生兒進行疾病篩查,通過早篩查、早診斷、早干預和早康復,盡可能減少出生缺陷導致的死亡和先天殘疾。
國家衛健委還將從三方面持續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首先是加強制度設計。通過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特別是涵蓋從婚前到孕前、到孕期、到新生兒和兒童各個階段更加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治鏈條,推動出生缺陷防治服務更加普惠、公平和可及。
其次,聚焦重點疾病的防治,力爭取得新進展。目前,在出生缺陷的發病種類中,第一位還是先天性心臟病。所以,進一步將關口前移,特別是在胎兒期加強產前篩查和診斷,像對高發先天性心臟病,將著力從胎兒期就開始進行產前產后一體化的管理和多學科協作。
同時,強化科技支撐。“特別是基層進一步提升出生缺陷防治的服務能力,惠及更廣大的家庭,使每個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的愿望得以實現。”宋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