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推動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3-11-20 14:35:00來源: 經濟日報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種源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必須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信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種業發展的決策部署,發揮種業領軍企業優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集聚科技資源,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商業化育種體系升級,為實現國家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種業科技創新是種業發展的關鍵,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應對百年變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依靠進口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風險日益增大。在耕地、水等資源要素約束日漸趨緊的情況下,應加快推進種業科技創新、提高單產水平,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二是掌握競爭和發展主動權、搶占種業科技制高點的必然要求。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大數據、信息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深度融合,全球生物育種競爭加劇。誰擁有了突破性的創新品種,誰就擁有了種業競爭和發展主動權。加快種源科技攻關、強化生物育種創新能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三是提高產業韌性、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建設農業強國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種業全產業鏈,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強化高質量科技成果有效供給,以“好種子”促進農民致富增收、帶動農業提質增效,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種業振興行動實施以來,我國種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6%,實現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取得突破,育種創新體系持續升級,部分領域實現并跑甚至領跑,種質資源開發利用、龍頭種企培育、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等均取得明顯進展。但也要看到,我國良種對農業增產貢獻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提升空間,種企創新活力還需進一步激發,頭部企業綜合實力與國際領先企業相比還存在差距。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第一,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把握種業發展規律,合理規劃種業科技創新整體布局及重點方向,統籌農業科研院所、企業及地方資源,一體化配置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聚焦種業科技創新,整合組建國家實驗室,形成全國“一盤棋”創新體系。

  第二,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目前農業科研院所與種企在基礎研究、產品研發創新上的職能定位和分工有待優化,梯次分明、適度競爭的科企合作新格局有待形成。要進一步突出種企創新主體地位,推動資金、資源向領軍型種企集聚,聚焦種業行業特點,著力打造創新領先、治理先進、管控高效的龍頭種企,切實發揮創新主力軍作用。

  第三,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我國種業科技創新起步較晚、基礎較弱,在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產品迭代等方面存在原創不足、升級滯后等短板。需緊盯全球育種創新前沿,集合產學研優勢力量,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協同上中下游不同育種單位開展良種聯合攻關,培育高端優質專用新產品,降低種業對外依存度,提高我國種業國際競爭力。

  第四,提高金融支持保障質效。持續拓寬種業創新資金來源渠道,統籌用好中央、地方、企業及社會多層次資本,發揮好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優勢作用,保障國家重大種業科研項目資金投入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支持種子領域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第五,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加大種業違法案件查處力度,推進社會監督共治,推動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中信集團聚焦農作物育種領域,不斷加大資本和科技投入,建成了以自主可控創新平臺為主體的全球一體化育種創新體系。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資源投入,完善創新能力體系建設,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種業科技企業。其一,在搭建一流創新平臺上下功夫。加強種業創新資源和力量整合,匯聚行業一流人才和創新成果,完善高水平創新支持和保障機制,著力建設全球領先的種業科技創新平臺。其二,在突破前沿共性技術上下功夫。認真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不斷提升研發實力。其三,在強化金融科技賦能上下功夫。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發揮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全牌照優勢,圍繞種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各環節,構建差異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加大精準支持力度。其四,在營造開放創新生態上下功夫。積極打造種業創新策源地,深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全力支持中國種業研發集成系統建設,推動科技資源高效利用和科研成果價值釋放,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打造開放共享的種業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力量。(奚國華)

  (作者系中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中信金控董事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5566|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色综合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